天水市的体育项目融合了创新与传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
创新方面
1. 多样化体育项目:
青鹃山滑雪场:2023年12月20日,青鹃山滑雪场正式开园,新增了蚂蚁乐园、卡丁车、碰碰车、射击嘉年华和餐饮区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
体育赛事:天水市积极承办和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如甘肃省第十四届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赛、全国大众冰雪季甘肃省陆地冰壶公开赛、武林风全国海选赛等省级赛事11项,市级赛事20余项,以及其他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30多项次。
2. 体育产业与多业态融合:
“体育+”模式:天水市深挖“体育+”和“+体育”模式的潜力,拓宽体育产业投融资渠道,培育体育消费新模式。探索和建立多渠道的体育经费投入体系,鼓励社会、企业、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发展社会体育事业。
户外健身消费目的地:以青鹃山和南郭寺大景区为中心,开展滑雪、户外徒步、彩虹滑道、休闲垂钓、素质拓展等体育健身休闲项目,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医疗、养老等业态深度融合。
传统方面
1. 青少年体育活动:
校园足球: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天水市建二小学积极探索“提质课内,减负课外”的实施路径,开展各种具有实践性、创新性、趣味性的特色体育活动,孩子们在足球等体育活动中回归生活,放飞童心。
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天水旋鼓舞:天水旋鼓舞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天水市武山县滩歌镇一带。政府引导、民间与学校参与,结合天水地域文化,组织有关天水旋鼓舞的旅游项目,以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体育项目。
秦安壳子棍和武山春秋大刀:天水市的传统武术项目如秦安壳子棍和武山春秋大刀也在甘肃省体育非遗传承与保护展示大会上进行了展演,展示了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特魅力。
3. 体育非遗项目:
非遗项目名录:天水市新增了23项省级非遗项目,包括“天水麻辣烫制作技艺”等,至此,天水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8项,省级非遗项目73项,市级非遗项目180项。
通过这些创新和传统的体育项目,天水市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体育生活,还极大地激发了城市活力和市民的干事创业精气神。你有没有想过,一座城市的心脏,不仅仅是它的商业中心,还有那充满活力的体育项目呢?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天水市,看看这里的体育项目是如何在创新与传统中绽放光彩的!
天水市体育中心,这座城市的明珠,位于天水商贸城东南面,占地436亩,总建筑面积约109416平方米。它不仅是展示天水体育文化的最佳平台,更是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体现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建筑。
走进体育中心,你会被它的现代化设计所吸引。2万座体育场、5千座体育馆、1500座游泳馆,每一座场馆都充满了科技感。在这现代化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天水深厚的历史底蕴。你看,那座以伏羲文化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中心,是不是让你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
在天水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麦积区甘泉中学、秦州区建设路第三小学、秦安县第五中学……这些学校严格执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效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开展体育活动,并在运动项目上形成了传统。
这些学校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方面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而天水市也不断完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制定了《天水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让这些传统项目在创新中传承。
天水市体育赛事丰富多彩,既有传统项目,也有新兴项目。2019年,天水市4个体育项目再获国家级大奖,分别是“李广杯”射箭比赛、“清水县”中国体育旅游目的地城市、“轩辕杯”全国徒步大会暨全民健步走活动以及“青鹃山体育休闲公园”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
这些赛事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国际的游客。天水市通过这些赛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天水,爱上天水。
近年来,天水市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育用品销售到体育培训,从体育赛事组织到体育旅游,天水市体育产业正朝着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天水市体育中心的建设,更是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里不仅可以举办各类体育赛事,还可以举办大型演出、展览等活动,成为城市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站在天水市体育中心的高楼之上,俯瞰这座城市,你会看到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体育与城市、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共同谱写着一曲美好的未来。
未来,天水市将继续加大体育事业投入,推动体育事业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我们期待,在这片土地上,体育之花将更加绚烂多彩,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多的活力与希望!